国务院批复同意!10个地区开展改革试点
育儿补贴申领已全面开放、今年底所有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有儿科……权威发布!
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·年中看进展丨靶向发力纠治顽瘴痼疾

莘县司法局:实现“四化”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

发布时间:2021-11-02  来源:中国法治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法治讯(王德卫)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系统承担的一项刑事执行工作任务,是监禁性刑罚的有机补充。近年来,莘县司法局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维护全县社会和谐稳定、助力经济高质发展的重要环节,积极健全工作机制、提升队伍素质、创新监管手段、增强社会实效,着力实现了建章立制规范化、执法队伍专业化、立体监管网格化、公益活动多样化,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。

  立足工作实际,实现建章立制规范化

  结合政法教育整顿活动,立足全县社区矫正工作实际,先后制定了《防止干预司法”三个规定“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监管责任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加强社区矫正档案规范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,明确社区矫正的工作职责、工作纪律、工作制度,确保社区矫正制度化推进。同时,严格落实请假审批制、迁居审批制、季度考核奖惩公示制、月思想动态分析制、季度分类管理制、分级处遇审批制等制度,做到严格管理,规范执法。

  加大学习力度, 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

  坚持以党建引领的工作理念,结合政法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,推动社区矫正队伍“党建+党史+业务”融合学习,强化社区矫正执法人员专业能力,切实提升社区矫正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。围绕工作职责、工作实务、工作流程等主题,组建《社区矫正法》宣讲队伍,赴24个司法所轮流宣讲,开展业务交流,提升依法矫正的意识和水平,精准化练好执法队伍的学法用法内功。同时,充分发挥省厅派驻警察优势,定期召开学习交流会,对社区矫正业务人员进行警务培训,强化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,增强依法办事、文明执法水平。

  创新工作模式,实现立体监管网格化

  积极创新工作模式,完善以信息化为内容的社区矫正与网格化管理融合机制,以社区矫正小组+网格员为载体,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,推进立体监管网格化。将特殊人群管理指挥系统与全科大网格系统深度融合,以司法所为单位,与各自辖区“天网工程”监控和“雪亮工程”监控成功对接,在24个司法所安装远程可视化视频平台,与县局社区矫正联网,随时抽查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情况,实现了远程监管、远程点验、随时抽查、应急处置等功能。调整和完善每名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小组成员,逐步配备辖区网格员作为社区矫正小组成员,将网格员作为社区矫正监管向基层延伸的“末梢”,促使网格员协助完成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走访,及时掌握其思想、生活、工作等动态状况。

  打造志愿品牌,实现公益活动多样化

 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引导,培养其社会责任感,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,积极创建“正义之心”志愿服务品牌,先后建立了县局社区矫正和24个司法所社区矫正“正义之心”志愿服务队伍,将全县社区矫正对象纳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,每月集中开展“正义之心”志愿服务活动,既确保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的质量,又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。社区矫正“正义之心”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以来,社区矫正对象志愿者积极参与了疫情防控排查登记、消杀清理、宣传教育、捐资捐物等系列活动,定期在各自辖区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、义务劳动、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,让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中重塑形象,在奉献中感受温暖,推动顺利矫正,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
中国法治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